会跳舞的盐中班教案1000字(集合七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科学《会跳舞的盐》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会跳舞的盐中班教案1000字 篇1
一、教学目标
1. 引导幼儿探索声音传播的科学现象,观察盐粒随着声音的大小在保鲜膜上跳动的现象。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 激发幼儿对科学实验的兴趣和好奇心,体验探索的乐趣。
二、教学重难点
1. 重点
让幼儿理解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并能观察到盐粒在声音作用下的跳动现象。
鼓励幼儿积极参与实验,大胆表达自己的发现和想法。
2. 难点
帮助幼儿理解声音的振动与盐粒跳动之间的`关系。
引导幼儿在实验中进行有效的观察和比较。
三、教学准备
1. 一个碗或杯子。
2. 保鲜膜。
3. 适量的盐。
4. 音响或手机(用于播放音乐)。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3 分钟)
通过谜语导入,引起幼儿的兴趣。
“白白一片似雪花,落下水里不见它。单独吃它会皱眉,不吃它时活不下。”(谜底:盐)
(二)初步探索(7 分钟)
1. 教师展示实验材料,提问幼儿:“你们猜一猜,盐会跳舞吗?”激发幼儿的好奇心。
2. 教师将保鲜膜覆盖在碗口上,使保鲜膜绷紧,然后在保鲜膜上撒上少量盐。
(三)实验操作(15 分钟)
1. 教师请一名幼儿将耳朵靠近碗口,教师轻轻敲打碗边,让幼儿听听声音,观察盐的情况。
2. 教师打开音响播放音乐,将音量调小,靠近碗口,让幼儿观察盐的跳动情况。
3. 逐渐调大音量,引导幼儿观察盐粒跳动的变化。
(四)讨论与分享(10 分钟)
1. 教师提问:“你们看到盐粒是怎么跳舞的?声音大小不同时,盐粒跳舞有什么变化?”
2. 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发现和想法,教师进行总结和解释: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声音越大,振动越强烈,盐粒就跳得越高。
(五)拓展活动(5 分钟)
1. 教师提问:“除了盐,还有什么东西也可以在声音的作用下跳舞呢?”
2. 鼓励幼儿回家后和家长一起尝试用其他材料进行实验。
五、教学延伸
1. 在科学区投放更多的材料,如豆子、纸屑等,让幼儿继续探索声音的奥秘。
2. 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和发现与声音振动有关的现象。
六、注意事项
1. 实验过程中,音量调节要适度,避免过大音量对幼儿听力造成损伤。
2. 提醒幼儿不要触摸保鲜膜,以免保鲜膜破裂。
会跳舞的盐中班教案1000字 篇2
一、活动目标。
1、能对糖的溶解现象有好奇心,产生浓厚的观察兴趣。
2、能用搅拌的方法了解溶解的现象,知道有的'东西放在水里会溶解,有的不会。
二、活动准备。
1、课件—动画片:你喜欢三明治吗
2、杯子、勺子、温水、米、奶粉、果汁粉、盐、糖。
三、活动过程。
(一)动画片引入主题。
1、小朋友,你们喜欢看动画片吗?今天老师请小朋友看一个非常好看的动画片,你们高兴吗?
2、观看动画片:你喜欢三明治吗?
(1)你喜欢三明治吗?你尝吃过的三明治是什么味道的?
(2)嗯,三明治的味道甜甜的,很好吃。
(二)通过实验了解溶解现象。
1、引导幼儿尝味道。
(1)老师这里有一杯饮料,谁来尝尝告诉大家你喝到的饮料是什么味道的?(甜的)
(2)知道为什么是甜的吗?(因为里面有糖)
(3)那你有没有在里面看到糖呢?
(4)糖到哪里去了?
2、教师示范小实验
(1)观察糖溶解的现象。
①师示范操作方法:先用勺子舀一勺子糖放入水中,看糖到哪里去了?
②现在老师用勺子来搅拌一下,小朋友看到糖到哪里去了吗?躲到水里去了!
(2)观察盐到哪里去了?(请3—4名幼儿来同时操作)
①师:老师这里还有盐,你们谁也来试一试?(幼儿操作)
②师小结:通过刚才的实验我们都知道糖作盐能在水里溶解。
3、幼儿进行实验
(1)认识材料。
师:现在老师先请你们看一看你们桌上有什么东西?
(2)幼儿动手实验。
教师提出操作要求:
①老师为你们每个人都准备了一上杯子、一个勺子、还有果汁粉。
②操作时可以自己选其中一样东西放到你的杯子里,用小眼睛看看
③你倒的这些东西会不会像糖一样藏在水里看不见,溶解了呢?
④在操作时还要注意互相合作,不要抢。
⑤提醒幼儿注意在实验中观察将果汁粉、米、奶粉放到水中有什么变化?
小结,小朋友真能干,都发现了有的东西能在水里溶解,有的东西不能溶解。
(三)结束部分。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还有好多东西是可以溶解的,也有好多东西是不可以溶解的,小朋友们可以回家后跟爸爸妈妈们一起观察、发现、然后再来告诉我们的好朋友,好不好?
会跳舞的盐中班教案1000字 篇3
一、活动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观察体验,初步了解并感受声波震动传播的现象。
2.能力目标:能观察到盐粒随着音乐的大小、节奏的快慢,以及距离的远近变化而变化。
3.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声音的探索兴趣,培养幼儿探索精神。
二、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按组分别准备实验用的相关材料。
2.物质准备:碗或玻璃杯,保鲜膜,盐若干,音响或手机,节奏快、慢的音乐,记录表,纸屑,枯叶,小米。
三、活动过程
(一)课程导入
通过谜语导入活动,引发探索兴趣。
师:(播放音乐)老师还带来了一曲欢快的音乐,请小朋友们跟着音乐的节奏一起动起来。
师:有一个“朋友”也想来和小朋友们一起跳舞,你们来猜猜看它是谁?远看像雪花,海水中有它,用途非常广,做菜顶呱呱。(打一调味品)
师:你猜到是什么了吗?
师:是的,就是我们做菜要放的“盐”。(出示实物盐)
师:盐粒很小,它也想跟小朋友一样舞动起来,你们觉得可能吗?你有什么方法?
(二)教学环节
1.幼儿了解实验材料
师:老师专门给盐准备了一个特殊的舞台,小朋友看看这是什么?
师:先来看看老师是怎么做的?
2.教师引导幼儿操作
步骤一:首先,将保鲜膜平整地包裹在碗边;
师:老师把小朋友们分成了三组,请组长带着组员到实验的位置开始操作。
步骤二:然后,捏起一点盐粒撒在薄膜上,观察实验现象;
师:盐有在跳舞吗?怎么可以使它们动起来?
步骤三:拿出音箱或手机音乐,将音量由小调到大,观察试验现象。
师:请小朋友们说一说你观察到盐粒有什么变化?
师;谁能用身体动作学一学盐粒是怎样变化的?
师:当音乐变小时盐颗粒有什么变化?
师:当音乐声变大时盐颗粒有什么变化?
小结:我们发现当声音越大,盐粒跳得越高;声音越小,盐粒跳得越低。
步骤四:播放不同的`音乐,观察盐粒的变化。
师:当我们播放节奏快、动感的音乐时盐粒发生了什么变化?
师:当我们播放舒缓的音乐时,盐颗粒有什么变化?
小结:播放节奏快、动感的音乐时,盐粒跳得快、高;当我们播放舒缓的音乐时,盐颗粒盐粒跳得慢或不跳。
步骤五:播放节奏快、动感的音乐,将玻璃杯放在离音响远点的地方,幼儿观察盐粒的变化。
师:当我们将玻璃杯放在离音响远点的地方时,盐颗粒发生了什么变化?
师:当我们将玻璃杯放在离音响近点的地方时,盐颗粒发生了什么变化?
小结:播放音乐时,玻璃杯离音响远,盐粒跳得慢或不跳;玻璃杯离音响近时,盐粒跳得快、高。
3.探索盐颗粒“跳舞”的原理
师:猜猜看为什么盐颗粒会跳舞呢?
师:现在请小朋友们用你的手摸着自己的喉咙,然后说话,你们有什么发现?
(发现在说话的时候,喉咙在振动……)
小结:当我们播放音乐的时候,会产生振动,音乐的振动带动周围的空气不断起伏,形成了空气的波动,空气的波动传入到了我们的耳朵里,就是我们听到的声音,也就是声波。当我们播放节奏感强和舒缓的音乐时,音乐的振动幅度不同,发出声音的响度也不同,所以盐颗粒跳舞的幅度就不同,如果音乐消失了,盐颗粒也就不“跳舞”了。
(三)总结与延伸
1,总结:今天的实验中我们和盐颗粒一起跳舞,还知道了盐颗粒会跳舞的秘密是由于声音的振动产生的,记得把今天的实验分享给身边的朋友哦。
2.延伸:盐粒在声波的震动下可以跳舞,这里还有些碎纸屑、小米、干枯的树叶,他们能不能跳舞呢?还有哪些东西可以进行尝试呢?我们可以在以后的区域活动中一起探究。下面我们开始去尝试吧!
会跳舞的盐中班教案1000字 篇4
《会跳舞的盐》是一本由美国物理学家Hans Christian von Baeyer所著的科普读物,该书主要讲述了化学中的有趣现象及其背后的科学原理。本文将从四个方面对《会跳舞的盐》进行教案设计,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其中的化学知识。
一、教材背景介绍
《会跳舞的盐》是一本介绍化学现象的科普读物,全书共分为12个章节,内容主要围绕化学中的反应、元素、化学键等多方面展开,通过有趣的实验和解释,引导读者探索科学的奥秘。本教案以第一章“会跳舞的盐”为例,对其中的实验进行说明和解释。
二、教学目标
1.了解化学反应中的原子性质;
2.掌握难溶盐的生成条件和反应原理;
3.了解酸碱中的'中和反应;
4.掌握实验方法和实验步骤,提高实验操作能力。
三、教学过程设计
Step 1.概述
学生们可以读一遍第一章的简介,了解实验的目的和方法,为下面的实验做好准备。
Step 2.实验步骤
1.取少量硫酸铜溶液倒入试管中;
2.取适量氯化钾溶液加入至硫酸铜溶液中;
3.观察试管中的现象。
Step 3.实验现象
难溶盐产生的现象:在加入氯化钾后的短暂时间里,液体表面会出现一种白色沉淀,并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变得更厚更白。
Step 4.反应机理
氯化钾和硫酸铜会发生反应,生成难溶盐氯化铜:
KCl(aq)+CuSO4(aq)->CuCl2(s)+K2SO4(aq)
Step 5.实验讲解
1.根据产物的颜色和形态,可以判断反应生成了难溶性产物——氯化铜。
2.由于氯化铜是难溶盐,因此会在反应的过程中逐渐沉淀。
3.实验中原液可能会棕色或蓝色变成白色,是因为氯化铜白色沉淀的颗粒不断增加,使得溶液逐渐变浅,从而表现为颜色的变化。
Step 6.课后练习
结合此书第一章所介绍的实验,解释以下化学现象:
1.燃烧火柴时火焰为什么是三角形的?
2.为什么铁制的物品会生锈?
3.为什么干电池尽头的电量明明很少却可以点亮手电筒?
4.为什么火山喷发时会喷出熔浆?
四、教学总结
学生们通读《会跳舞的盐》一书,了解了许多化学实验和现象,掌握了化学反应的原理和产物及其对环境的影响。对于教师来说,应该注重实验操作和实验原理的讲解,从而使学生们通过实验理解化学知识,增强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这些知识对学生们以后的学习和生活都有很大的帮助。
会跳舞的盐中班教案1000字 篇5
【教学目标】
1、通过科学小试验初步了解并感受声波震惊传播的现象,萌发对科学活动的探究欲望。
2、能观看到盐粒随着音乐的大小、节奏的快慢以及距离远近的变化而变化。
STEAM学习目标
S通过观看体验,初步了解并感受声波震惊传播的现象。
T培育幼儿仔细观看的力量
E提升幼儿动手动脑力量。
A学会观看后进展记录结果。
M熟悉距离远近,音乐节奏的快慢,音量的大小。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通过观看体验,初步了解并感受声波震惊传播的现象。
教学难点:
能观看到盐粒随音乐音量的大小、节奏的快慢以及距离的变化而变化。
【活动预备】
提前做好的玻璃杯薄膜,盐粒若干,音响,节奏快、慢的音乐,记录表,纸屑,枯叶,小米。
【教学过程】
一、导入活动。
1、播放欢快的音乐,师幼一起随着音乐自由舞动,活泼幼儿心情。
师:多好听的音乐呀,让我们一起跳起舞来吧!
2、音乐完毕,引出盐粒
师:小朋友们跳起舞来心情怎么样7教师这里有些小东西也想和你们一样快乐的跳舞呢。
(出示盐粒)师:盐粒很小,教师特地给他们预备了一个特别的舞台,我们可以捏起一点盐粒在玻璃杯薄膜上,观看探究。
3、幼儿分组,尝试将盐粒匀称的撒在玻璃杯薄膜上,观看观看。
二、观看探究盐粒“跳舞”。
(1)第一次观看
音乐的音呈由小变大(留意不要长时间将音量开到最大,以免影响幼儿听力)。
分别请几名幼儿说说所观看到盐粒的变化,用身体动作学一学盐粒是怎样变化的,并请
幼儿在黑板上做简洁记录。
小结:
声音越大,盐粒跳的越高;
声音越小,盐粒跳的越低。
(2)其次次观看:
插放节奏快、动感的音乐,幼儿观看盐粒的变化。
插放节奏慢、舒缓的音乐,幼儿观看盐粒的变化。
小结:
播放节奏快、动感的音乐时,盐粒跳的快、跳的高;
播放节爽慢的`、舒缓的音乐
时,盐粒跳的慢、跳的低。
(3)第三次观看:
引导幼儿观看盐粒的变化与玻璃杯距离音响远近的关系。
插放节奏快、动感的音乐,将玻璃杯放在离音响远点的地方,幼儿观看盐粒的变化。
播放同一首音乐,将玻璃杯放在音响的旁边,幼儿观看盐粒的变化。
小结:
播放音乐时,玻璃杯离音响远,盐粒跳的慢或不跳;
玻璃杯离音响近时,盐粒跳的快、高。
三、争论沟通
1、请幼儿猜测盐粒为什么会跳舞?
2、声波震惊传播的现象:声音会引起震惊形成看不见得声波,传给最近的物体,声波本想
传给玻璃杯薄膜,薄膜上有盐粒,所以一起动了起来,这就是声波震惊传播现象。
【教学延长】
盐粒在声波的震惊下可以跳舞,这里还有些碎纸屑、小米、枯槁的树叶,他们能不能跳舞呢?还有哪些东西可以进展尝试呢?我们可以在以后的区域活动中一起探究。下面我们开头去尝试吧!
会跳舞的盐中班教案1000字 篇6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和实验,知道白糖和盐的名称、特点及用途。
2、能比较出白糖、盐的简单相同点和不同点。
3、对白糖和盐的溶解现象有好奇心,产生观察兴趣。
活动准备:[OK语录网 Www.968OK.cOm]
教具:有红、绿标记的杯子各一个;两个玻璃杯里面分别放有白糖水和盐水。
学具:每组幼儿一份白糖和盐、两把勺子、两只碗。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引起幼儿兴趣。
1、出示两杯水,师:今天,金老师带来两杯水。请你们猜猜这两个杯水是什么水?
2、请个别幼儿来尝一尝,并提问:它们的味道是一样吗?红标记杯子里的水是什么味道?绿标记杯子里的水又是什么味道呢?
3、师小结:原来这两个杯子里装着不同味道的水,一杯是白糖水,一杯是盐水。
二、引导幼儿观察白糖和盐。
1请幼儿根据生活经验,说说白糖和盐是什么样子的?
2、教师出示白糖和盐:请幼儿看看这两个碗里是什么,并想想用什么办法知道,哪一碗是白糖,哪一碗是盐?
3、分组操作:请幼儿将白糖和盐倒在水里,用勺子轻轻搅拌,待白糖和盐熔化后问:白糖和盐到哪里去了?(提醒幼儿把使用过的物品要放回原处。)
4、师幼探讨“白糖和盐”到哪儿去了。(助幼儿理解“溶化”)
5、引导幼儿发现:怎样才能使白糖和盐溶化的方法。(放入水中充分搅拌)
6、品尝调配好的糖水、盐水是什么味道的?(幼儿自由讨论)
三、比较糖和盐。
1、教师:白糖和盐什么地方是一样的?(颜色)什么地方不一样?(味道不同)
2、小结:白糖和盐都是白颜色的`,一颗一颗亮晶晶的它们都能熔化到水里,都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东西。白糖和盐的味道不同,因此它们用途也不同。
四、了解白糖和盐的用途。
1、请幼儿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说说白糖和盐的用途。
2、教师小结;我们家家户户烧菜时都离不开它们。金老师还要告诉你们盐有食用盐和工业盐;工厂里很多地方也要用到盐那胜业盐,比如:下雪,马路上堆积了厚厚的雪,会造成交通不便,警察叔叔们就要在厚厚的积雪上撒上一些工业盐来助积雪溶化,疏通交通安全行使。
延伸活动:
除了白糖和盐除了能溶化在水里,请小朋友想想看还有什么能熔化在水里呢?我们一起去探索吧。
会跳舞的盐中班教案1000字 篇7
一、教学目标
1、了解盐对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2、掌握盐的基本知识和特性。
3、了解盐与舞蹈的关系。
4、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实验操作能力。
二、教学过程
1、导入(10分钟)
展示一些盐的图片,让学生猜猜它们是什么,以及它们在生活中有怎样的作用。
2、讲授盐的基本知识(10分钟)
介绍盐的定义、种类、特性等基本知识。
3、读《会跳舞的盐》一书(30分钟)
请学生自己阅读这本书,或者老师和学生一起读一些重要的内容,让学生了解盐对生活中的各种作用,并结合实际例子来解释它们。
4、实验环节(30分钟)
让学生自己动手进行实验,以加深对盐的了解。以下是一个简单的实验教案:
实验名称:盐的溶解性实验
实验材料:不同种类的盐、水,小杯子,勺子
实验步骤:
1、取三个小杯子,分别加入不同种类的盐。
2、向每个小杯子中加入适量的水,搅拌均匀。
3、观察每个小杯子中的盐是否完全溶解。
4、让学生总结:哪种盐溶解得最多?哪种盐溶解得最少?可能是什么原因?
(注意事项:实验时要注意安全,盐和水搅拌后会产生一些热,注意不要让学生接近热水和盐)
5、结束总结(10分钟)
让学生总结今天学到的知识,回答一些问题,例如:“盐在生活中有哪些作用?”“盐的'种类有哪些?”“为什么盐可以溶解在水中?”等等。
三、教学评价
1、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是否听讲,是否积极回答问题,是否参与实验等。
2、检查学生的书面作业:例如让学生写一篇关于盐的作用的小短文,或者向家长介绍盐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3、实验报告:让学生自己回顾实验步骤,并总结实验中发现的规律。评分时将根据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实验结果分析和规律总结等要素考虑。
四、教学建议
1、在教学中,可以加入更多有趣的生活例子,以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记忆。
2、在讲解盐的基本知识时,要尽量简单明了,避免使用过于专业的术语和语言。
3、在实验环节中,要注意安全,并且让学生主动参与,体验科学实验的乐趣。
4、在结束总结中,要给学生时间思考、回答问题,并给予肯定和鼓励,促进学生科学兴趣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