串联和并联课件(集锦四篇)。
串联和并联课件 篇1
教学目标
1.理解的连接特点.
2.会连接简单的.
3.会画简单的串、并联电路图.
4.通过实验与观察培养学生的分析和概括能力.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节的教学内容有:的连接特点、连接简单的、画简单的串、并联电路图.教材首先提出了"如何将两个灯泡连在电路中,要求一只灯泡亮时另一只也亮,一只熄灭时另一只也熄灭"以及"两个灯泡,要求各自开关、互不影响"两个问题,作为讨论两种最基本的电路:的出发点.初中阶段只学习简单电路,这是学生学习电路知识的开始.能辨认出实际的电路是串联还是并联,会画出合乎要求的电路图以及根据电路图来连接电路,这对刚学电路知识的学生来说都是比较困难的.教学中应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插图、习题,并通过教师的示范及学生亲自动手等,使学生逐步掌握这些技能.要注意教给学生连接电路的方法,提高演示实验的可见度.演示实验最好利用示教板进行,将平铺在讲台上的器材悬挂在示教板上,边讲解,边操作.教师的演示将对学生起示范作用,因此要注意操作的规范性.
教法建议
教学中不要引入混联电路知识.对于串联电路及并联电路的定义,不必追求严谨,只要指出电路元件的连接特点,即把电路元件逐个顺次连接起来的电路叫做串联电路,在串联电路中通过一个电路元件的电流,同时也通过另一个;把元件并列地连接起来的电路叫做并联电路,在并联电路中干路里的电流再分支而分为两部分(两路并联的情况),一部分流过第一条支路中的元件,另一部分流过第二条支路的元件.对于串联电路要强调"逐个顺次",对于并联电路要强调"并联在两分支处".不要简单地把串联电路说成是连在一串,把并联电路说成是并排连接.教材中介绍的电流的流向特点,是判断串联或是并联的重要依据,要多举实例介绍.
电路连接是一个很实际的问题,作为实例,教材列举了节日装饰用的小彩灯、家用电器及电冰箱内的压缩机和照明灯泡.如果这些实例在当地不常见,教师应联系当地的常见实例来讲解,不要硬讲一些学生不熟悉的实例.
对于初学电路的学生来说,正确画出电路图和根据电路图连接电路都是不容易的.因此建议把教师的讲述和学生自己的动手紧密结合起来,如介绍串联电路后,就让学生做串联电路的实验,画串联电路的实物连接图和电路图;介绍完并联后,就让学生做并联电路的实验,画并联电路的实物连接图和电路图,使学生有较多的在教师指导下自己动手练习的机会
教学设计方案
1.复习提问:
(1) 用磁性黑板上如图4-6的电路,复习上一节电路的知识.
(2) 利用投影仪、投影胶片,复习电路元件的符号.
(3) 请同学画图4-6的电路图.
(4) 找出几个错误的电路图,指出不合要求的地方.
2.引入新课
(1) 提出问题:在图4-6的电路里,我们只用了一个用电器,可是在一个实际电路里,用电器往往不只一个有时有两个、三个,甚至更多个,那么怎样将它们连入电路呢?
(2)让学生连接电路并画出电路图:用一个电池阻,两个灯泡L1和L2,一个开关和几根导线组成一个电路.要求闭合开关时,两灯都亮,开关断开时,两灯都熄灭,想想看,有几种连接方法,画出电路图(可画在玻璃纸上,以便于在投影仪上进行分析和订正).
(3) 分析几位学生所画的电路图,引出课题
3.进行新课
(1) :
串联电路:把电路元件逐个顺次连接起来.
并联电路:把电路元件并列连接起来.
练习1:如图4-19(事先复印在投影胶片上).请同学们用笔迹代替导线,将L1和L2组成串联电路,画出它们的连接图,并画出它的电路图.
(2) 讨论串联电路的特点
实验:请一位同学在磁性黑板上把图4-19中的元件连成串联电路.
① 合上、打开开关S,观察现象.
② 提问:看到什么现象了?--两灯同时亮,同时熄灭.
③ 调换开关S的位置对串联电路有无影响?可能有学生说:"开关必须接在电源正极和灯之间才起作用,若将开关放在灯和负极之间,即使开关打开,灯也能亮,因为电流已经流到灯泡那了."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让学生实验操作证明一下?.
小结:串联电路的特点:电流只有一条路径,通过一个元件的电流同时也通过另一个;电路中只需要一个开关,且开关的位置对电路没有影响.
想一想,你日常生活中见到哪些电路属于串联电路?教室里的灯能用串联的方法吗?
(3)讨论并联电路:
练习2:将图4-19中的笔迹用湿布擦掉,再用新的笔迹代替导线,将L1和L2组成并联电路,开关S同时控制两盏灯,画出它的实际连接图.(可将几位同学所画的连接图,在投影仪上进行评析.)
练习3:找出几个存在短路、部分短路、导线交叉等错误的电路连接图,指出电路连接图中的错误和不足.
实验:找一位同学到磁性黑板上连接课本上图4-20的并联电路.
①闭合、断开开关,观察开关S控制几盏灯?
②熄灭一盏灯,观察另一盏灯的发光情况.
③分析电流有几条路径.
④利用投影片,在并联电路图上标出电流方向,找到分、合点.在并联电路中,电流没有分支的地方叫干路,分开以后的路径叫支路.观察实验2中的开关S是在干路上还是在支路上?若想方便地控制使用每一盏灯,应该怎么办?(做课本上在干路和支路上都有开关的演示)
小结:并联电路的特点:
①电流有两条(或多条)路径;
②各元件可以独立工作;
③干路的开关控制整个干路,支路的开关只控制本支路.
试分析教室里的灯是怎样连接的?
指导学生看①课本中家用电器的连接图的和电冰箱内的电路图.
探究活动
有一个电路,电路连接有电灯L1和L2,开关S1和S2.已知当开关S1和S2都断开时,L1和L2都不亮;当开关S1闭合,S2断开时,L1亮L2不亮;当开关S2闭合,S1断开时,L1和L2都不亮;当开关S1和S2都闭合时,L1亮L2不亮.试根据上面的情况,画出该电路的电路图.
串联和并联课件 篇2
(一)教学目的
1.理解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连接特点,会连接简单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会画简单的串、并联电路图。
2.通过实验与观察培养学生的分析和概括能力。
(二)教具
磁性黑板,投影仪及画有电路元件符号的投影胶片,电池阻,小灯泡,开关,导线,投影胶片数张(上面可事先印好电路元件,为画电路连接图备用)。
(三)教学过程
1.复习
(l)用磁性黑板上如图1的电路,复习上一节电路的知识。
(2)利用投影仪、投影胶片,复习电路元件的符号。
(3)请同学画图1的电路图。
(4)找出图2中几个电路图不合要求的地方。
小结:在图2所示的三个电路中,图甲不应将灯泡画在拐角上;图乙开关应为小圆圈,不是黑点;图丙电路的导线没有接在电路元件上,形成了断路。
2.引入新课
(1)提出问题:在图1的电路里,我们只用了一个用电器,可是在一个实际电路里,用电器往往不只一个,有时有两个,三个,甚至更多个,那么怎样将它们连入电路呢?
(2)用一个电池阻,两个灯泡,一个开关和几根导线组成一个电路。要求合上开关时,两灯都亮,开关断开时,两灯都熄灭,想想看,有几种连接方法,画出电路图(可画在玻璃板上,以便于在投影仪上进行分析和订正)。
(3)下面是几位同学所画的电路图
我们来看看他们都是怎样将Ll、L2。连接起来的呢?
分析:图甲是先接L1;再接L2,如果这个电路里有三盏灯,灯L3。应怎样连入电路?(接在L2的后面)那么这几个用电器在连接上有什么特点?是将它们逐个顺次地连接起来,就像串糖葫芦一样。
图乙的连接方法与图甲有什么不同?开关S的位置不同。那么这两个灯还是逐个顺次连接吗?是。开关的位置对电路有无影响?我们一会再来讨论。
再来看看图丙的连接方法与图甲、图乙是否相同?图丙是把两个灯并列连接在电路的两点间。为了讨论问题的方便,我们把这两点分别叫做A和B(图4)。当合上开关S后,电路中的电流从A点分开,到B点汇合。想想看,若有三盏灯,灯L3。应接在哪?(AB两点间)
3.进行新课
(1)串联和并联
串联电路:把电路元件逐个顺次连接起来。
并联电路:把电路元件并列连接起来。
〈练习1〉如图5(事先复印在投影胶片)。
请同学们用笔迹代替导线,将L1;和L2。组成串联电路,画出它们的连接图,并画出它的电路图。
(2)讨论串联电路的特点
实验:请一位同学在磁性黑板上把图5中的元件连成串联电路。
①合上、打开开关S,观察现象。
提问:你看到什么现象了?两灯同时亮,同时熄灭。
②调换开关S的位置,观察两灯的发光情况?
提问:开关S的位置对串联电路有无影响?有人说,开关必须接在电源正极和灯之间才起作用,若将开关放在灯和负极之间,即使开关打开。灯也能亮,因为电流已经流到灯泡那了。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你能否设计个实验证明一下?
小结:串联电路的特点:
电流只有一条路径,通过一个元件的电流同时也通过另一个;电路中只需要一个开关,且开关的位置对电路没有影响。
想一想,你日常生活中见到哪些电路属于串联电路?教室里的灯能用串联的方法吗?
(3)讨论并联电路
〈练习2〉:将练习1图中的笔迹用温布擦掉,再用新的笔迹代替导线,将L1、L2组成并联电路,开关S同时控制两盏灯,画出它的实际连接图。可将几位同学所画的连接图,在投影仪上进行评析。
〈练习3〉:找出下面电路连接图中的错误和不足。
分析:甲电路为短路,电路中虽有用电器但没有接入电路。乙电路中L2没有接入电路中,造成L2部分断路。丙电路虽然连接对了,但由于导线交叉易造成混乱。在一个实际电路中,导线是可以交叉的,但我们画电路连接图时,为清楚起见,应尽量避免导线交叉。
实验:找一位同学到磁性黑板上连接Ll、L2的并联电路。
①闭合、断开开关,观察开关S控制几盏灯?
②熄灭一盏灯,观察另一盏灯的发光情况。
③分析电流有几条路径?
④利用投影片,在并联电路图上标出电流方向,找到分、合点A、B。在并联电路中,电流没有分支的地方叫干路,分开以后的路径叫支路。观察实验2中的开关S是在干路上还是在支路上?若想方便地控制使用每一盏灯,应该怎么办?(做课本上在干路上和支路上都有开关的演示)
小结:并联电路的特点:
①电流有两条(或多条)路径;②各元件可以独立工作;③干路的开关控制整个干路,支路的开关只控制本支路。
试分析教室里的灯是怎样连接的?
指导看①课本中家用电器的连接图和电冰箱内的电路图。②讨论章末习题第5题。
4.小结(略)
5.布置作业
(1)完成课本上节练习。
(2)完成课本上章末习题1、2、3。
备注:本教案依据的教材是人民教育出版社九年义务教育初中物理第二册第四章第六节。
串联和并联课件 篇3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常见的电路符号,会画简单的电路图。
(2)能连接简单的串、并联电路。
(3)初步培养学生的电学实验操作技能。
(4)初步了解开关在电路中不同位置时的控制作用。
2.过程与方法
(1)学习用实验的方法探究串、并联电路的区别,并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
(2)让学生经历从简单的物理现象和实验中归纳科学规律、并能口头或书面表达自己的观点的过程,体会到分析、归纳、论证在科学探究中的重要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相互合作的精神和对科学的求知欲,体验战胜困难,解决物理问题的喜悦。
(2)通过例举生活、生产中的简单串、并联电路的实际应用,让学生认识科学技术对于人类生活、生产的影响。
(3)使学生得到安全用电的初步教育。
【教具及实验器材】
多媒体课件,视频展示台,初中物理电学磁性元件一套,1.5v干电池60节,2.5v的小灯泡(灯座)60个,开关60个,导线若干。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目标
激
趣
引
入
1.复习常见电路元件符号的画法。
2.出示一长串小彩灯,并接通电源使它发光。
3.多媒体放映家庭照明电路中用电器工作情况。
4.激趣引入新课。
1.练习电路元件符号的画法。
2.观察小彩灯的发光情况。
3.思考小彩灯及家用电路元件的连接。
4.讨论提问。
1.使学生进一步巩固电路元件符号的画法。
2.通过观察小彩灯的发光现象及家庭电路中用电器的工作情况,激发学生学习强烈的求知欲。
组
成
串联和并联电路
1.强调电学安全操作要领,防止实验中可能出现的安全事故。
2.介绍常见实验器材。
3.问题:你能否选用一些器材使一盏灯亮?
4.学生在黑板上连通电路使灯泡发光后,要求全体学生画出电路图。
5.提问:如果给你两盏灯和一个电源,你能同时使两灯都发光吗?有几种接法?
6.利用多媒体进行分析、归纳。
1.牢记电学安全操作要领。
2.认识各种器材。
3.学生上台利用磁性元件在黑板上连接电路,使灯泡发光。
4.画电路图。
5.学生动手、动脑,相互讨论,然后画出电路图,再连接实物图。
6.设计由3盏灯组成的电路图。
1.树立安全用电意识。
2.能认识常见的元件。
3.培养学生初步的电学实验的操作技能。
4.初步练习根据实物图画简单的电路图。
5.初步练习简单的电路设计实验方案,培养相互协作的情感态度,体验战胜困难,解决物理问题的喜悦。
6.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决心。
探
究
串
并
电
路
的
特
点
1.在学会连接串、并联电路后,引导学生对照实际电路,观察比较在不同电路中,各元件的连接方式、电流路径、开关在不同位置的控制作用有何不同。
2.师生共同对各组汇报的问题进行初步的评价和筛选,确定部分合理的问题进行探究。
-
工作计划之家(fz76.com)小编精心推荐:
- 《太阳和月亮》课件 | 大学班长个人总结合集四篇 | 服装销售工作总结精选四篇 | 企业春联集锦 | 串联和并联课件 | 串联并联课件
3.要求各组学生将设计好的实验方案画好电路图。
4.学生连接电路,教师巡回指导。强调学生注意观察开关在不同位置的控制作用。
5.教师准备视频展示台。
6.师生共同分析归纳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并板书结论。
1.学生小组讨论、相互交流,汇报讨论结果。
2.在教师的指导下,各小组学生自行确定探究的方向。
3.学生分组讨论后画出电路图。
4.按照电路图沿着一定的顺序连接好电路,并进行实验。
5.学生到视频展示台上展示自己的实验成果,同时也分享其他同学的成果,弥补自己的不足。
6.学生对结果进行分析、讨论、实验验证。
1.培养学生善于在观察物理现象或物理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有初步提出问题的能力和胆量。
2.学习制定简单的实验方案,体验对所探究问题的合理性进行筛选的过程。并培养学生在相互交流过程中,敢于提出与别人不同的见解,勇于放弃或修正自己的错误观点。
3.巩固电路图的画法。
4.再次练习实际电路的接法,培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
5.让学生通过自主思考、独立尝试,体验成功的乐趣,并使他们的综合技能得到提高。
6.让学生经历从简单的物理现象和实验中归纳科学规律,并能口头或书面表达自己的观点的过程,使他们体会到分析、归纳、论证在科学探究中的重要性。
课
堂
巩
固
1.多媒体播放:夜晚的路灯,满天星彩灯串,高大建筑物上的装饰彩灯。
2.多媒体投影电路图:a b c d 这四个电路哪个是串联电路,哪是并联电路?为什么?
3.问题:比较串、并联电路有哪些不同?
1.相互讨论交流,阐述自己的观点,对不同的看法可进行辩论。
2.学生独立分析并回答。
3.个别回答,相互补充。
通过观察五彩缤纷的灯的世界,让学生感受到物理知识应用于现实生活能产生美的感觉,从而乐于探索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培养学生对科学的求知欲。
2.再通过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讨论,加强对所学知识巩固。
小结和练习
1.让学生谈谈对本节课的收获。
2.思考题
1.学生自我总结。
2.完成思考题。
串联和并联课件 篇4
教学目标
1.理解的连接特点.
2.会连接简单的.
3.会画简单的串、并联电路图.
4.通过实验与观察培养学生的分析和概括能力.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节的教学内容有:的连接特点、连接简单的、画简单的串、并联电路图.教材首先提出了"如何将两个灯泡连在电路中,要求一只灯泡亮时另一只也亮,一只熄灭时另一只也熄灭"以及"两个灯泡,要求各自开关、互不影响"两个问题,作为讨论两种最基本的电路:的出发点.初中阶段只学习简单电路,这是学生学习电路知识的开始.能辨认出实际的电路是串联还是并联,会画出合乎要求的电路图以及根据电路图来连接电路,这对刚学电路知识的学生来说都是比较困难的.教学中应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插图、习题,并通过教师的示范及学生亲自动手等,使学生逐步掌握这些技能.要注意教给学生连接电路的方法,提高演示实验的可见度.演示实验最好利用示教板进行,将平铺在讲台上的器材悬挂在示教板上,边讲解,边操作.教师的演示将对学生起示范作用,因此要注意操作的规范性.
教法建议
教学中不要引入混联电路知识.对于串联电路及并联电路的定义,不必追求严谨,只要指出电路元件的连接特点,即把电路元件逐个顺次连接起来的电路叫做串联电路,在串联电路中通过一个电路元件的电流,同时也通过另一个;把元件并列地连接起来的电路叫做并联电路,在并联电路中干路里的电流再分支而分为两部分(两路并联的情况),一部分流过第一条支路中的元件,另一部分流过第二条支路的元件.对于串联电路要强调"逐个顺次",对于并联电路要强调"并联在两分支处".不要简单地把串联电路说成是连在一串,把并联电路说成是并排连接.教材中介绍的电流的流向特点,是判断串联或是并联的重要依据,要多举实例介绍.
电路连接是一个很实际的问题,作为实例,教材列举了节日装饰用的小彩灯、家用电器及电冰箱内的压缩机和照明灯泡.如果这些实例在当地不常见,教师应联系当地的常见实例来讲解,不要硬讲一些学生不熟悉的实例.
对于初学电路的学生来说,正确画出电路图和根据电路图连接电路都是不容易的.因此建议把教师的讲述和学生自己的动手紧密结合起来,如介绍串联电路后,就让学生做串联电路的实验,画串联电路的实物连接图和电路图;介绍完并联后,就让学生做并联电路的实验,画并联电路的实物连接图和电路图,使学生有较多的在教师指导下自己动手练习的机会
教学设计方案
1.复习提问:
(1) 用磁性黑板上如图4-6的电路,复习上一节电路的知识.
(2) 利用投影仪、投影胶片,复习电路元件的符号.
(3) 请同学画图4-6的电路图.
(4) 找出几个错误的电路图,指出不合要求的地方.
2.引入新课
(1) 提出问题:在图4-6的电路里,我们只用了一个用电器,可是在一个实际电路里,用电器往往不只一个有时有两个、三个,甚至更多个,那么怎样将它们连入电路呢?
(2)让学生连接电路并画出电路图:用一个电池阻,两个灯泡L1和L2,一个开关和几根导线组成一个电路.要求闭合开关时,两灯都亮,开关断开时,两灯都熄灭,想想看,有几种连接方法,画出电路图(可画在玻璃纸上,以便于在投影仪上进行分析和订正).
(3) 分析几位学生所画的电路图,引出课题
3.进行新课
(1) :
串联电路:把电路元件逐个顺次连接起来.
并联电路:把电路元件并列连接起来.
练习1:如图4-19(事先复印在投影胶片上).请同学们用笔迹代替导线,将L1和L2组成串联电路,画出它们的连接图,并画出它的电路图.
(2) 讨论串联电路的特点
实验:请一位同学在磁性黑板上把图4-19中的元件连成串联电路.
① 合上、打开开关S,观察现象.
② 提问:看到什么现象了?--两灯同时亮,同时熄灭.
③ 调换开关S的位置对串联电路有无影响?可能有学生说:"开关必须接在电源正极和灯之间才起作用,若将开关放在灯和负极之间,即使开关打开,灯也能亮,因为电流已经流到灯泡那了."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让学生实验操作证明一下?.
小结:串联电路的特点:电流只有一条路径,通过一个元件的电流同时也通过另一个;电路中只需要一个开关,且开关的位置对电路没有影响.
想一想,你日常生活中见到哪些电路属于串联电路?教室里的灯能用串联的方法吗?
(3)讨论并联电路:
练习2:将图4-19中的笔迹用湿布擦掉,再用新的笔迹代替导线,将L1和L2组成并联电路,开关S同时控制两盏灯,画出它的实际连接图.(可将几位同学所画的连接图,在投影仪上进行评析.)
练习3:找出几个存在短路、部分短路、导线交叉等错误的电路连接图,指出电路连接图中的错误和不足.
实验:找一位同学到磁性黑板上连接课本上图4-20的并联电路.
①闭合、断开开关,观察开关S控制几盏灯?
②熄灭一盏灯,观察另一盏灯的发光情况.
③分析电流有几条路径.
④利用投影片,在并联电路图上标出电流方向,找到分、合点.在并联电路中,电流没有分支的地方叫干路,分开以后的路径叫支路.观察实验2中的开关S是在干路上还是在支路上?若想方便地控制使用每一盏灯,应该怎么办?(做课本上在干路和支路上都有开关的演示)
小结:并联电路的特点:
①电流有两条(或多条)路径;
②各元件可以独立工作;
③干路的开关控制整个干路,支路的开关只控制本支路.
试分析教室里的灯是怎样连接的?
指导学生看①课本中家用电器的连接图的和电冰箱内的电路图.
探究活动
有一个电路,电路连接有电灯L1和L2,开关S1和S2.已知当开关S1和S2都断开时,L1和L2都不亮;当开关S1闭合,S2断开时,L1亮L2不亮;当开关S2闭合,S1断开时,L1和L2都不亮;当开关S1和S2都闭合时,L1亮L2不亮.试根据上面的情况,画出该电路的电路图.
-
更多精彩串联和并联课件内容,请访问我们为您准备的专题:串联和并联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