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上册复习计划

时间:2023-01-24 作者:工作计划之家

[推荐]三年级数学上册复习计划1000字通用。

为了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与能力,我们不妨用心的攥写下一阶段计划。工作计划可以帮助我们理清思路,更加明确具体的工作任务开展。我们该如何写好一篇工作计划呢?根据你的需要,栏目小编精心整理了三年级数学上册复习计划 ,请在阅读后,可以继续收藏本页!

三年级数学上册复习计划 篇1

三年级数学期末复习计划

12月18日我组全体数学老师在辅导室4共同研讨了期末复习计划,确定了复习目标,复习内容,复习重点难点,根据学生情况制定了具体的复习安排。

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是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以及四边形。

本册教学易错点:

1、《时、分、秒》关于时间的计算解决问题。

2、《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连续进退位的计算以及用估算解决问题。3、《测量》长度及重量观念的建立,正确使用不同的计量单位。

4、《倍的认识》用倍数关系解决问题,沟通倍与乘除法模型之间的关系。

5、《多位数乘一位数》笔算乘法时进位和加法进位混淆。

6、《长方形和正方形》空间观念的建立。

7、《分数的初步认识》分数意义的理解。

所以培养孩子们的计算能力及空间思维能力是关键。在教学中加强数学数量关系的分析,让学生学会分析,学会审题,提高解题能力。

通过总复习,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更加巩固,计算能力更加提高,能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全面达到本学期规定的教学目标。最后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方面多寻找方法,使他们乐学,愿学。

三年级数学上册复习计划 篇2

三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复习计划

我们马上就进入学期末复习阶段了,孩子们要做好总复习,我们三年级上册的数学要复习的内容主要如下:

一、内容:

1、万以内加减法2、四边形3、有余数的除法

4、多位数乘以一位数5、分数的初步认识6、时间单位、长度单位、质量单位

二、具体目标

1)万以内加减法

①这个在复习的时候,掌握运算的法则和加减法的正确性是我们在复习的过程中要注意的。

②可以非常流利的用自己的语言正确表述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③培养学生认真书写、计算的好习惯。激发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兴趣。

四边形

①知道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联系与区别。理解周长的概念,掌握长、正方形周长的计算公式。

②寻找解决生活中的求周长问题的策略。培养学生灵活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意识。

③激发学生探究、复习与整理知识的兴趣。

3)有余数除法

详细的复习有余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

②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可以用竖式进行正确计算。

③培养学生学数学、爱数学的情感。

4)多位数乘以一位数

复习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我们可以用正确计算多位数乘一位数,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学数学、爱数学的情感。

5)分数的初步认识

①初步复习分数,会读写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名称,能比较分数的大小。

②在动手操作、观察比较中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③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和自主学习的精神。

6)时间单位、长度单位、质量单位。

结合实例体会这些单位的大小以及它们之间的进率;正确估计,灵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估计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珍惜时间意识

重难点

1)巩固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2)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复习长、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联系与区别,灵活解答长、正方形周长。

4)掌握计算方法,能用竖式正确进行计算,会进行加减法的估算。

3、复习方法::

1)整理归纳法

复习阶段,主要帮助大家复习过往的知识,为考试的知识梳理做好准备。

2)讨论明辩法

进入复习阶段,采取讨论法以进一步明晰疑难问题。可以在理论层面进行讨论,也可以举例子深入浅出地分析道理。不论采取什么方法,都十分注意保护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力求让学生克服畏惧心理,真实地展现自己的缺漏,以助矫正。

3)变题比较法

复习阶段,我们不提倡题海战术,但是我们还是会做各种的课后习题,学生会接触各式各类的习题。帮助学生透彻理解知识以达到举一反三的水平,设计了一题多变的练习。

4)查漏补缺法

就是要知道自己的强项和弱项,有目的去练习自己的弱项,我们要在实际的练习中提高不足的地方。

三年级数学上册复习计划 篇3

具体目标:

1、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对万以内的数和简单的分数有进一步的认识;对千克和克以及24时记时法有进一步的了解;提高运用学过的数表达和交流信息的能力,进一步增强数感。

2、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对两位数除以两位数、三位数乘一位数、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口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等计算,在正确率和速度两方面都能达到基本的要求,使计算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3、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进一步学会观察物体,进一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认识周长的含义,解决有关周长计算的实际问题,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

4、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简单的条形统计图,认识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体会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的统计过程。

5、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知识间的相互联系,提高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会数学的价值,增强数学意识,发展数学思考。

复习重难点:

(一)复习重点:

1、计算,主要在计算方法的熟练掌握和计算品质的培养这两个方面加以努力。

2、解决问题:

(1)从图片、文字、表格中获取信息,培养审题能力和获取信息的能力;

(2)解题思路、解题方法,从题目中提炼,在练习中熟练。

3、用数学知识解释一些生活现象,灵活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等。

(二)复习难点:

1、24时记时法,主要体现在24时记时法和普通记时法之间的相互转化,以及计算经过的时间;

2、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应用解题;

3、从统计图中获取信息,解释现象,提出问题等。

三年级数学上册复习计划 篇4

三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计划

一、学情分析

我班学生学习兴趣浓厚,在课堂上积极性高,表现欲强。大部分学生学习较为主动,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基础知识也比较扎实。但有部分学生较为浮躁,特别是在计算方面,粗心现象普遍存在,经常出现抄错数,写错符号,忘记进位等情况。少数学生对于独立解决实际问题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是由于不能很好地理解题意。另外还有要老师和家长做好思想引导工作。

二、复习内容

这一册教材主要包括下面一些内容:

(一)数与代数:

1、万以内的加减法

2、倍的认识

3、多位数乘一位数

4、千米和吨

5、分数的初步知识

(二)空间与图形:

周长的认识;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

(三)数学广角--集合

三、复习主要目标

1、引导学生主动整理知识,回顾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收获,逐步养成回顾和反思的习惯。

2、通过总复习使学生在本学期学习到的知识系统化。巩固所学的知识,进行查漏补缺。

3、通过形式多样化的复习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复习活动中经历、体验、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

4、有针对性地辅导,帮助学生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使每个学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四、复习重难点

1、万以内加减法中连续进位加法和连续退位减法。

2、倍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分数的含义。

4、联系生活实际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五、复习的具体措施

首先要全面了解和分析本班学生的掌握各部分内容的情况,然后针对本班实际情况有的放矢,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

1、精讲多练,练习的形式要多样化。

2、引导学生归纳,整理所学知识,帮助学生系统地把握知识。

3、多联系生活实际,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认识和运用。

4、注重学困生的转化工作,在课堂上要加强关注程度,多进行思想交流,并和家长进行沟通,最大限度地转化他们的学习态度,争取借助期末考试的压力,让这部分学生有所进步。

5、注意针对学生复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调整复习计划。

三年级数学上册复习计划 篇5

复习指导思想

复习阶段重在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结构,梳理知识之间的纵横联系,为发展能力做好知识方面的储备。复习课以人为本,以学生自主学习为核心,以学生学会学习为目标,把复习课分为揭示目标、再现知识、疏理沟通、深化提高四个阶段。

本班情况分析

本班现有学生38(36)人。在所有学生中有学困生4人,这几位学生对所学习的知识掌握较差,计算速度慢、正确率低,不能正确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班内大部分学生知识掌握较好,学习风气和积极性较高,学习成绩比较稳定。从整体情况来看学生对基础知识和技能掌握较好,对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较弱。

复习内容

两位(多位数主要是整十整百的数)数乘除一位数(口算)、观察物体、千克、克和吨的认识、长方形、正方形的认识和周长计算、三位数乘一位数(笔算)、两位数(多位数)除以一位数(笔算)、年、月、日以及24时记时法、可能性与生活中的推理,另外还有搭配中的学问、交通与数学、时间与数学这些综合实践活动。

三年级数学上册复习计划 篇6

一、班级基本情况:

三(1)班共有学生41人。学生中绝大部分能够自觉学习,课上能认真听讲,善于思考,作业积极完成。但还是有许多学生学习上不花心思,作业书写质量差,不按时完成作业,这些是学习习惯不好,能够补救。但是我们班的学生基础比较差,成绩总是不理想。

本学期复习重点在于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知识面不足的补习上。对于态度不认真的学生,我将及时对他做好思想工作,使他能够安心于学习上。对于知识落后的的学生,要求他不懂多问、勇于创新、敢于实践。同时在生活上多关心、学习上多辅导,共同努力争取有较大的进步。

二、教材分析:

复习内容:

除数;年、月、日;平移和旋转;乘法、观察物体;千米和吨

复习重点:

1、正确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掌握验算的方法,养成检查和验算的好习惯,并能够熟练的解决实际问题

2、牢记时间单位年、月、日,掌握大月、小月、平年、闰年以及季度等方面的知识,牢记每个月以及平年、闰年的天数;能运用有关年、月、日的知识解决问题。

3、认识物体平移和旋转的特点,能够判断方格纸上图形平移的方向和格数。能在方格纸上将图形按指定方向和格数平移。

4、知道从同一个角度观察不同形状的物体,得到的视图形状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能按要求进行有条理的观察、有根据的判断。

5、知道千米和吨的含义,知道1千米=1000米,1吨=1000千克,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复习难点:

运用所学的知识,综合运用,解决实际问题,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三、复习目标

1、正确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掌握验算的方法,养成检查和验算的好习惯,并能够熟练的解决实际问题

2、牢记时间单位年、月、日,掌握大月、小月、平年、闰年以及季度等方面的知识,牢记每个月以及平年、闰年的天数;能运用有关年、月、日的知识解决问题。

3、认识物体平移和旋转的特点,能够判断方格纸上图形平移的方向和格数。能在方格纸上将图形按指定方向和格数平移。

4、知道从同一个角度观察不同形状的物体,得到的视图形状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能按要求进行有条理的观察、有根据的判断。

5、知道千米和吨的含义,知道1千米=1000米,1吨=1000千克,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四、采取措施:

1、加强基本概念的复习,引导学生以旧引新获取新知识。

2、在基本知识复习好的同时,通过精心设计练习,让学生在动手动脑中获取解答问题的方法,从而培育学生的计算能力。

3、在面向全体的基础上注意因材施教,对于优等生可鼓励他们扩大知识面;对于后进生要做到多鼓励,多关心,辅导他们争取在原有学习基础上有一定的提高。

4、在应用题复习中,应重点放在复习分析数量关系的方法上,可充分借助图示,帮助学生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5、注意在复习中充分运用教具、实物、示意图来帮助分析、推理,然后加以概括,有利于使学生的形象思维逐步向抽象思维发展。

6、复习中应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全面掌握数学复习的目标,结合复习内容,有机地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三年级数学上册复习计划 篇7

20xx20xx学年第一学期三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计划

一、学情分析

我班学生学习兴趣浓厚,在课堂上积极性高,表现欲强。大部分学生学习较为主动,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基础知识也比较扎实。但有部分学生较为浮躁,特别是在计算方面,粗心现象普遍存在,经常出现抄错数,写错符号,忘记进位等情况。少数学生对于独立解决实际问题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是由于不能很好地理解题意。另外还有要老师和家长做好思想引导工作。

二、复习内容

这一册教材主要包括下面一些内容:

(一)数与代数:

1、万以内的加减法

2、倍的认识

3、多位数乘一位数

4、时、分、秒和千米和吨

5、分数的初步知识

(二)空间与图形:

周长的认识;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

(三)统计与概率:

可能性与搭配中的学问,这两部分内容是为培养学生数学思想方法而安排的,只要学生了解就可以了,因此,在总复习中没有单独安排复习。

三、复习主要目标

1、引导学生主动整理知识,回顾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收获,逐步养成回顾和反思的习惯。

2、通过总复习使学生在本学期学习到的知识系统化。巩固所学的知识,进行查漏补缺。

3、通过形式多样化的复习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复习活动中经历、体验、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

4、有针对性地辅导,帮助学生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使每个学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四、复习重难点

1、万以内加减法中连续进位加法和连续退位减法。

2、倍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分数的含义。

4、联系生活实际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五、复习的具体措施

首先要全面了解和分析本班学生的掌握各部分内容的情况,然后针对本班实际情况有的放矢,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

1、精讲多练,练习的形式要多样化。

2、引导学生归纳,整理所学知识,帮助学生系统地把握知识。

3、多联系生活实际,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认识和运用。

4、注重学困生的转化工作,在课堂上要加强关注程度,多进行思想交流,并和家长进行沟通,最大限度地转化他们的学习态度,争取借助期末考试的压力,让这部分学生有所进步。

5、注意针对学生复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调整复习计划。

六、复习时间安排

1、万以内的加减法2课时

2、倍的认识1课时

3、多位数乘一位数2课时

4、四边形1课时

5、时、分、秒和千米和吨1课时

6、分数的初步知识1课时

7、综合练习

三年级数学上册复习计划 篇8

三年级数学期末复习计划

一、复习目标

1、通过梳理知识点,发现各单元内容与以前所学内容之间的联系(主要有长度和质量单位、时间的认识、倍的认识、分数和整数的关系),初步认识数学知识的系统性。

2、复习后,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更加巩固,计算能力更加提高,数感、空间观念、应用意识、逻辑思维能力等得到发展,能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3、查漏补缺,让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在复习阶段得到不同的发展。

二、复习内容分析(▲为学生重点,●为学生掌握不够好的地方)

1、测量:

建立1毫米、1分米、1千米的长度观念和1吨的质量观念,并能根据实际选择恰当的单位,同时能用不同的工具和方法进行测量。

2、万以内的加减法:

▲多位数加减多位数的计算方法,包括口算、笔算和估算和笔算的验算(特别是中间或末尾有0的计算)

3、四边形:

认识平行四边形,▲会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4、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

▲掌握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特别是连续进位的计算)

5、时分秒:

建立时、分、秒的时间观念,会进

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6、分数的初步认识:

初步认识分数的意义,会计算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会比较分数的大小。

三、复习措施

1、视学困生为复习重心。

2、复习着重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注重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便于在复习时进行整理和比较,以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适当提供思维性强的情景或习题,在保障所有学生达到基本学习要求的情况下,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

3、精讲精练,保护学生的学习兴趣。

4、加强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在总复习中,数与计算、空间与图形等内容的应用本身就是解决问题;另外,让学生用多位数乘一位数、分数的简单计算等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问题。

四、复习进度

12月9日:时、分、秒

12月12日至14日:万以内的加减法

12月15日:测量

12月16日:倍的认识

12月19日:多位数乘一位数

12月20日:长方形和正方形

12月21日:分数的初步认识

12月22日:数学广角

12月26日:综合练习

本文来源://www.fz76.com/gongzuojihuafanwen/152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