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区观后感

时间:2025-01-10 作者:工作计划之家

禁区观后感。

禁区观后感 篇1

我一直认为,如果从电影的艺术形式感来说,冯小刚还只是停留在电视剧创作的水平。《唐山大地震》和《一九四二》皆是如此。同样都是灾难题材,同样都是电视剧的表演,电视剧的调度。相对于《唐山大地震》的过度煽情,《一九四二》还算是收了很多,冯小刚在接受采访的时候谈到一场戏,徐帆饰演的角色在得知男人要把自己的孩子卖掉后,呼天抢地,这种表演被冯小刚拒绝,二人为此还发生争执,最后影片呈现出来的结果还是徐帆个人的表演方式。我支持冯小刚的处理。本该发生的事情自然地发生了,本该爆发的情绪被期待地爆发了,这不是高明的`手法,电影需要一种非常规化表达,需要呈现出生活中的错位,让人看到一种不同于日常生活经验之外的东西。

说冯小刚是电视剧导演,除了演员和情绪控制之外,还在于他的镜头一贯都是没有力量感,他吸引观众的是通俗的剧情,而这些,只要是会讲故事、能控制拍摄场面、运气好的人就可以完成。在没有力量感的镜头下,所有的灾难呈现出来的都是视觉上的产物,不会走心。冯小刚和张艺谋在拍电影时一定是两个套路:冯考虑一场戏会先从故事性和人物角度出发,而张的出发点则是在保证视觉效果之后再讲故事。从电影是有意味的形式的角度出发,无疑张艺谋更接近电影的本体,而听故事是人的天性,对视觉接受需要一定的修养,这就是为什么冯比张的群众基础要牢靠的一个很大原因。

禁区观后感 篇2

燎原之火,生灵涂炭。与此同时,河南发生了惨绝人寰的大灾荒,千万民众背井离乡,流离失所。

电影里的每一个人都是被动和绝望的,财主大东家出门的`时候还有马车、粮食细一软,一路逃难到潼关的时候,一家五口就只剩下他一个人了;官员们在这场灾难面前 也是无奈绝望的,河南省的省长李培基去找蒋介石反映灾情,还没开口,发现蒋介石面对的每一件事都比自己的严重得多。在天灾面前,没有英雄,只有对命运 的默默承受。

对于衣食无忧的我们来说,可能很难体会电影中反映的饥饿:吃草根树皮,小孩拉大便要手抠;为了几两小米,卖儿卖女;刚生完孩子的媳妇,5天滴米未进,刚闭 上眼睛,婆婆趁媳妇身体还没有凉要给孙子喂奶;花枝为了几块饼干,就愿意出卖自己的肉一体;亲人饿死了,没力气悲伤,只能无奈地说一句:“早死早超生,再托 生别托生在这个地方。”……

在天灾面前,人们显得多么苍白无力啊!

最后,一无所有的大东家在返回的路上收留了一个失去亲人的小女孩,一大一小两个背影深深地刻在观众心中,那两个沧桑的背影仿佛诉说着一段令人心碎的往事……

禁区观后感 篇3

“当今社会热门的体育赛事是什么?” “足球!” 对!足球!它令多少人为之倾倒,为之着迷。而我,并不是那种为了买两张入场券而去排五天五夜的球迷。在看了几场亚运会足球比赛后,我对足球有了新的认识,有了更深的领悟。

体坛上各类球赛很多,为什么足球有这样的`魅力,上至八九十岁的老人,下至四五岁的孩子都为它着迷。一场足球赛进球的机会并不多,不到最后一分钟分不出胜负,很多时候从开始到结束,双方拼了90分钟甚至120分钟,汗洒绿茵场,结果仍以0:0告终。我觉得足球的魅力就在于此。是的,进一个球是多么的艰难,它得需要多少人的努力啊!

人生如同一场足球赛,在于拼,在于搏。别人都说人生路上多崎岖,人生路上多障碍,每一个善对生活的人都在不停地拼搏,然而计划太多,机会太少,成功率又有多少,热情的心回予的却是无数次的冷漠。多少次成功在即,就如那足球,本以为势在必进,然而或是运动员的心理过于紧张造成失误,或是对方守门员技术太高,或是总之,成功率太小,太小。人的一生中真正的成功又能有几次呢?更多的是失败,失败!一次次的失败为成功奠基。难怪有“失败乃成功之母”之说。短短人生,只因为有了失败才显得绚丽,人们才有所拼,有所追。谁也无法计算生活中会出现多少次失败,但我们要有足球队员那种坚忍不拔、永远追求的精神。只有这样,才能有成功的一瞬,闪光的人生。

禁区观后感 篇4

故事以一个精神病院“禁闭岛”为背景,色调灰暗,连绵的高墙,重复的浪潮声,无异渲染了一个压抑紧张的气氛,直到最后真相揭晓才出现和沐的暖阳,有拨云见日之感。

禁闭岛看似描述了一个FBI探员前往“禁闭岛”精神病院调查病人失踪问题,实则峰回路转,全片是一个完整的精神治疗过程,为了让逃避现实的莱蒂斯回想并承认面对妻子溺亡孩子,自己开枪杀死妻子、纵火烧房子的经历。片中院长通过精神分析治疗法,模拟患者莱蒂斯幻想的场景,让他自己逐步发现不合逻辑的地方,一步步深入自己的记忆,来试图达到患者主观上对真相真正的认同。结果正如院长所希望的,尽管费时费力,莱蒂斯的确获得清醒,并对医生十分感激。从中可以体会到,人的主观意识是可以通过环境等外在因素所引导改变的。感知可以影响诱导主观意识。

联想到现实生活,我认为该片中的心理学知识可以运用到商家的营销手段中。商家可以通过模拟场景的方式,让消费者有身临其境之感,从而在主观上联想到自己需要这件商品。如服装店换季时,店内往往放上当季的装饰,到了节假日也通过环境营造氛围,圣诞节时的圣诞树,彩灯、音乐等等,让消费者感知到商品的必要性,主观上拥有购买意识,从而拉动消费,提高消费者的购买欲望。

禁区观后感 篇5

星期五下午,于亮组织起我们男生到体育场踢足球。

新修过的体育场是不一样,一进大门就可以看到七、八个花坛,里面种着各式各样的花,十分漂亮。场上到处都是芦苇丛,我们全都跑到芦苇丛中玩,要不是于亮一再催促,我们才“恋恋不舍”的离开。

组好两个队后,比赛正式开始。首先由我方的于亮开球,他和他的“黄金”搭档,平时又是狐朋狗友的曾宇豪你传过去我传过来,连过了袁祖凯,朱宗盛和周勐楼三道强力防线,眼看球快要进门了。这时,号称“耗子(码)儿”的王义为来了个聂风的“风神腿”,一脚将球抢住,并传到了朱宗盛脚下。他接到球后,趁前路无人挡,便以很快的`速度带球向我冲过来。我大吼一声,冲上去和他比试了几阵,结果他趁我不注意,来了个“老鼠钻狗洞,球轻轻松松的从我胯下滚过去,要不是守门员急时抱住球,还真让对方占了我们的便宜呢!

接下来更精彩,由会“乱踢功”的蒲小亨带领球横冲直撞,一遇见周勐楼这座“泰山”后,一脚把球踢给曾宇豪,曾宇豪接到球,急忙冲向球门,矮小的王义为又一次见义勇为,跑到曾宇豪面前要抢球,曾宇豪看准机会,又一下把球串到了于亮脚下,王义为来不及回防,于亮轻轻一踢,球就进去了。“go!耶!”全场一片欢腾。

禁区观后感 篇6

什么世界是真实的?活在怎样的世界是幸福的?是像一个好人一样的死去?还是像一个怪物一样的活着?是该呆在真实世界的C区监狱,还是走向彼岸世界的孤独灯塔?有答案么?没有么,究竟我们的人生是在那个世界当中?究竟我们会做出怎样的选取?选取的权利是我们还是人生?

当看到泰迪被医生揭开真相时的表情,我震惊了,心被紧紧的揪住,仿佛有什么东西在挤压着。挤压出心里最后的一点点东西。莱昂纳多的眼神告诉我:他的世界崩塌了,一个他辛辛苦苦营造出来的世界。多么熟悉的眼神,多么熟悉的情绪。曾几何时,我所营造出来的世界不是也和他一样的瞬然间崩塌。

当泰迪带着茫然无助的眼神说出:我就是莱迪斯。这种情绪,这种自己对自己说的语言,像什么?像不像自己每一天醒来对着镜子要告诉自己:我自己是谁,这天是新的一天。做一个怎样的自己?

当泰迪走向那个灯塔的时候,心中五味陈杂,是同情?是解脱?是羡慕?是遗憾?还是有着些许的小小感伤?泰迪释然了,理解了,走向了现实世界中的最后一站,那个耸立在海角的灯塔。真的释然了么?真的理解了么?是理解了现实中的自己,还是为了自己所营造的世界而义无反顾的抛弃现实呢?这个问题,我们都无法回答?也许只有泰迪自己心里明白。

现实的世界很真实。电影里面的现实世界是一座精神病医院。现实中呢?现实中是什么?就应是和谐平静的花园吧?也就应是催人奋进的画卷吧?还就应是真诚贴心的国度吧?更就应是正常人的天堂吧?没有麻木,没有冷漠,没有胡言乱语,更没有欺骗,也更没有虚情假意和逢场作戏。多么完美的世界,不是吗?电影里面的每一个病人在现实世界的精神病院每一天做着同样的治疗,每一天吃着同样的药品,应对着同样的人,做着同样的事情。不是很好吗?不是正和我们现实中的每一天过的是如此的相像吗?

营造的世界很虚幻。泰迪的营造世界里自己是一个检察官,妻子因为一次大火失去了生命,自己每一天活在失去妻子的伤痛之中,到禁闭岛是为了找到造成妻子死亡的元凶:莱迪斯。充满着对自己妻子的无限眷恋与爱意,充满了对自己的搭档查克的信任和依靠。多么简单的世界!正如现实中的我们,每一天夜晚的时候,一个人坐在床沿,享受着自己的每一分时光,回味着自己的每一件心事,看见记忆中的笑脸在朝自己微笑,听见记忆中的人对着自己喃喃耳语。不是很简单吗?

虚幻的终归是虚幻的!现实的毕竟是现实的!但不知为什么现实总是那么残忍,那么伤人。在想,要是泰迪不明白现实,而是一向活在他自己营造出的小小世界,那么他虽然是个病人,但是起码他会幸福,他会依然相信他深爱着自己的妻子,他会依然在寻找着杀死妻子的凶手,心中有着梦想,有着期望。也许这样的他会看起来比任何人都正常。同样,我们也是如此,如果没有现实,能活在自己的小小世界,没有了那些欺骗,虚伪,离去,背叛,每一天都能够在梦中坚守者自己的小小理想,做着有些看起来不且实际的梦,看着记忆和梦中人的笑颜,听着他们在自己耳边轻声低语,这又是多么幸福的事情呢。但是为什么现实总是要让我们一次次的应对,一次次的想去逃避,而又一次次的告诉自己自己是谁。一次次的满身伤痕的去应对。

泰迪最后仿佛大彻大悟一般的说出:是像一个好人一样的死去,还是像一个怪物一样的活着,然后毅然决然的走向了灯塔。一个介乎于现实世界和营造世界边缘的东西,进去之后的结果没有人明白。也没有人明白泰迪以后究竟是像一个好人一样的死去,还是像一个怪物一样的活着?但是我明白,进入灯塔之后,现实中就再也没有泰迪这个人了,只会有一个没有记忆的行尸走肉,但这对于泰迪来说未尝不是一种解脱,毕竟现实世界是如此的残酷。但是随之而来的呢,是不是也是泰迪营造世界的崩塌。会不会连他自己心中的那一点小小的避风港湾都会随之而消失?看到那里突然有一种很想流泪的冲动,替泰迪,也替自己。不是吗?也许我们每个人都有着属于我们自己的营造世界,但是生活呢?生活正在把我们从这个世界中一点一点的抽离,让我们更加融入现实世界当中,让我们看起来越来越像一个“正常人”

电影结束,久久不能平静。心中所想的点点滴滴映入脑海,我们的灯塔在哪里?能够让我们完全忘记现实的灯塔又在哪里?我们究竟是就应像一个好人一样的死去?还是就应像一个怪物一样的活着?而究竟什么是好人?什么又是怪物?是麻木的好人?还是有思想的怪物?我迷茫了。真想能找到一个那样的灯塔,让我能够永远的去解脱。但是当灯塔出现的时候我真的能够放下一切,像泰迪那样义无反顾的走进去吗?

想着想着,我麻木了,疲倦了,眼神也渐渐的模糊了。门口传来领导的声音,又要工作了。又一次把我拉回现实世界当中。突然觉得领导长得和电影里面的医生真的好像,像的让我分不清他们谁是谁。打开屏幕,茫然的对着闪烁的显示器,突然,我看见记忆中的人对我在微笑。

禁区观后感 篇7

一声哨响,土黄色的小球,在平坦的操场上滚动起来。我们把平时训练的技术全部自如地搬上场;三角短传,二过一,配合默契。前锋周锋昨天还叫着没劲儿,今天却变成了另一个人。她带球突破像一阵旋风,左、右边锋密切配合音她,多少次射门都在她的脚下。

几个后卫眼睛瞪得圆圆的,看到险情,飞起一脚,将球踢出界外。下半场比赛时,我们汗流满面,但团结的力量终于使大家眼里闪着灼热的光。石顺军跑不动了,几个后卫上前搀扶,用手绢帮她擦汗。她苍白的脸上露出微笑,但马上又严肃起来:“球……球……”她冲上去就是一脚。

我接到球,在两个后卫、一个中锋的护卫下,冲过一道道防线。我示意陈文靠拢,起脚左传。陈文接过球,一举射门,小球飞入球门。我揉揉被汗水湿润的眼睛,跑上前,紧紧地搂住陈文,她轻声说:“多亏了你!”我说:“不,是大家!”场外一阵欢呼,我们乘胜前进。多少次突破、反攻,我们几个队员的心就像拴在一条绳子上,都想着:“为了集体.一定要趣利!”足球场上凝结着我们团结的汗水水。“侯冰,快射1‘十几双眼睛盯着球,球又飞进球门。

禁区观后感 篇8

足球是世界第一运动,世界上有超过三分之一的人喜欢足球,有上亿的专业足球运动员。可以说,足球已经是人们生活中不可开缺的一部分了。作为其中的一员的我,难道只喜欢看不喜欢踢吗?

重庆的夏天,晚上6、7点了还是阳光明媚的。趁着这种天气,我何偿不想与老师同学们一起绣绣脚法呢?于是,我立刻与志同道合的老师、同学打电话,让我们7点准时相约足球场。到了7点,大家果然都到齐了。于是一场惊心动魄的大战开始了。

比赛刚一开始,我方的季劳奇便凭借娴熟的技术在对方半场横冲直撞,如无人之境。正当他进入禁区,准备直起脚射门时,被对方中卫卢尔邓一脚飞铲,球被断了。“唉,真是可惜,就差一点。”如果不是卢尔断球的话,对方的守门员肯定守不住,大家都为季劳奇感到十分惋惜。

正当大家还在为季劳奇感到惋惜时,只见卢尔邓一个大脚,越过了中场,被对方前锋林肯得到,林肯凭借自己惊人的速度过了我方后卫谢洛斯和阿李,直逼禁区。我毫无办法,只能眼睁睁地看到球进入网窝。随后我方发起了猛烈的进攻,而且一浪高过一浪,怎耐对方防守在卢尔邓的指挥下固若金汤,我方对此毫无办法。

最后,我方以0:1遗憾告负。

下场后,大家都很开心,还时不时地开对方玩笑。夕阳西下,而我们在路上却是一片欢声笑语,真可谓“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

禁区观后感 篇9

个人表示看过的悬疑片不多,觉得拍的最好的就是这个《禁闭岛》了。真的做到了看到结尾才恍然大悟的地步,一直被骗了2个多小时,最后面以为自己知道真相了却又被告知自己错了。这种快感加上导演脍炙人口的拍摄手法再加上莱昂纳多的剽悍演技,不得不让人拍案叫绝。莱昂纳多我是从《盗梦空间》开始认识,之后又看了他的《泰坦尼克号》《罗密欧与朱丽叶(后现代激情版)》还有这部《禁闭岛》个个都是大片。这部片子找他演主角我表示观众享福了。至于著名导演“马丁斯科西斯”嘛,我看过的为数不多,只有《好家伙》《出租车司机》《愤怒的公牛》《禁闭岛》这几部。这两大实力派明星阵容上阵,在烂的片子也有的看,更何况是这么一部近乎完美的悬疑大片。要说悬疑片虽然我没有看过很多,但是我还是觉得这是为数不多的好的悬疑片。至少在《电锯惊魂》系列《非常嫌疑犯》《记忆碎片》《致命ID》《楚门的世界》《西北偏北》这些公认优秀的悬疑片中,个人认为,是高于它们的。

至于剧情方面是无懈可击的,但是有一点我觉得颇为不理解,主角和那个所谓的“搭档”在那个小房子里避风的时候,男主角说他调查灰木崖很久了,那个所谓的“搭档”的任务就是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就好了,只要最后让男主角了解到自己是个彻底的疯子就好了,为神魔还要说什么“有可能是你在调查他们的时候,他们也在调查你,现在你落网了,被他们捉到了。”这些话呢?这不是误导主角更加发疯吗?不过虽然这一点我没有想通,但是还是不会影响到我对影片的高度评价。更加令我印象深刻的就数影片最后的结尾,我还以为电影结尾不是“男主角又再次忘记了事实,开始了幻想,然后被迫做手术。”就是“当男主角认同自己原先的想法是错的,这一切都是假的后,监狱长有暗暗自己自己成功的将一个明白人骗成了一个真正的疯子。”没想到,没有再次的重复,也没有再次的事实颠倒,而是一切都明白了,但是主角为了自己不再糊涂,不再发疯。便装自己疯了,故意让工作人员切除他的脑记忆。这个结局真的是我没有想到的。所以给我印象深刻,比较反常,特立独行。

总之故事什么的我就不说了,大家自己去看吧,我只用“超爽”来形容它。

禁区观后感 篇10

本来不想去看1942的,太沉重的影片,不太愿意去看,宁可做个没心没肺傻乐呵的人算了,沉重的历史、沉重的过去,不敢去看。

但是老爸想去看,本打算我和王伟去看王的盛宴,给老爸买票看1942的,后看影评说王的盛宴不好看,一个朋友的微博评价王的盛宴说:原先陆川也会拍陈凯歌式的烂片。看了这个评价后,决定不看王的盛宴了,和老爸一齐看1942吧,学习学习历史。

剧情方面就不多做剧透了,就谈谈观后感吧。

整体编剧,个人感觉还是不错的,比较正剧,没有一味的煽情,情节也比较紧凑,有些细节的设计很真实,比如最后星星说她吃的太饱蹲不下去的情节。

画面方面,日本人轰炸的场景拍的比较震撼。

影片长近2个半小时,没有觉得十分长,有的情节确实让人感到很难过、哀叹、沉重,那个年代,天灾、饥荒、战争,一齐加在老百姓身上,那时候还思考什么,能活着就很好了。看着亲人一个一个在身边死去,从痛苦变成抽泣、从抽泣变成叹息,最后,从叹息变成麻木。当人连吃都满足不了的'时候,还能思考到什么,日本人发粮食,就跟着日本人打仗,老百姓没有错,连命都活不了了,老百姓还能思考到多少爱国、抗日。

走出电影院,外面冷风呼呼的,但是心里感觉很暖,觉得很幸福,没有生在那个年代,没有吃过那样的苦。wWW.FZ76.Com

老爸说,电影里的画面,除了战争,其他的他都见过,那是在60年三年自然灾害的时候,那些苦,他也都吃过,此刻的生活,真的很幸福了。

所以,惜福吧,这是电影观后唯一想说的。

本文来源://www.fz76.com/gongzuojihuafanwen/690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