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线公文写作

时间:2025-05-05 作者:工作计划之家

底线公文写作(合集3篇)。

在机关,写公文就是写思路、写思想、写工作。都说要把公文写作当作职业、当作事业、当作生命,才能乐此不疲,才能出更多佳作。下面是小编分享的公文写作要求,一起来看一下吧。

底线公文写作 篇1

一、标题

1.规范式:《发文机关+事由+文种》

2.灵活式:《发文机关+文种》;《事由+文种》;《文种》

二、主送机关

面向机关全体人员或者社会群体的,常常不写;注意工作实际中的面向群体。(通常题目中会有明确的提示。)

三、正文

1、导入语

导入语,用来表示行文目的、依据、原因和伴随情况等,一般放在正文的开头部分出现,介绍公文的基本内容。导入的词语也有一定方向的指引,如:为(了)、关于、由于、对于、根据、按照、据、查、奉、兹等。

2、具体事项

(1)并列式。比较常见,就是将所要陈述的具体事物罗列下来。一般书写的是公务的横向的'情况。各部分相互之间无紧密联系,彼此独立存在,但是又共同为说明主题来服务。并列式内容之间的关系阐述可用数字式来表达,也可用分段式。段中并列的内容可用数字一、二、三等表示或者用分号来展现。

(2)递进式。相对于并列式来说,递进式是公务的纵向的动态和全部过程。各部分环环相扣、层层递进,每一部分都不可缺少。递进式的内容设计好处是逻辑严密,能有说服性的说明事理。在一篇公文中,两种方法可以交叉使用,可以一种方法为主,在某一部分或某一层次中用另一种方法。

四、结尾

1.结尾用语。如:为要、特此通知(报告、函告)等。

2.一般用“特此报告”,“以上报告如无不妥,请批转各地执行”等习惯用语,也有省略的情况。

五、落款和日期

1.落款是发文机关或个人,盖章。

2.发文时间。注意发文的时间现在统一是小写的阿拉伯数字,注意不要虚写,即“20xx年7月1日”为正确的形式,而不要写成“20xx年07月01日”,用零占位就是虚写。

底线公文写作 篇2

(1)发文处理程序与方法

发文处理的一般过程

1、复核。已经发文机关负责人签批的公文,印发前应当对公文的审批手续、内容、文种、格式等进行复核;需作实质性修改的,应当报原签批人复审。

2、登记。对复核后的公文,应当确定发文字号、分送范围和印制份数并详细记载。

3、印制。公文印制必须确保质量和时效。涉密公文应当在符合保密要求的场所印制。

4、核发。公文印制完毕,应当对公文的文字、格式和印刷质量进行检查后分发。

(2)收文处理程序与方法

收文处理的一般过程

1、签收。对收到的公文应当逐件清点,核对无误后签字或者盖章,并注明签收时间。

2、登记。对公文的主要信息和办理情况应当详细记载。

3、初审。对收到的公文应当进行初审。初审的重点是:是否应当由本机关办理,是否符合行文规则,文种、格式是否符合要求,涉及其他地区或者部门职权范围内的事项是否已经协商、会签,是否符合公文起草的其他要求。经初审不符合规定的公文,应当及时退回来文单位并说明理由。

4、承办。阅知性公文应当根据公文内容、要求和工作需要确定范围后分送。批办性公文应当提出拟办意见报本机关负责人批示或者转有关部门办理;需要两个以上部门办理的,应当明确主办部门。紧急公文应当明确办理时限。承办部门对交办的公文应当及时办理,有明确办理时限要求的应当在规定时限内办理完毕。

5、传阅。根据领导批示和工作需要将公文及时送传阅对象阅知或者批示。办理公文传阅应当随时掌握公文去向,不得漏传、误传、延误。

6、催办。及时了解掌握公文的办理进展情况,督促承办部门按期办结。紧急公文或者重要公文应当由专人负责催办。

7、答复。公文的'办理结果应当及时答复来文单位,并根据需要告知相关单位。

(3)公文的整理和归档

1、涉密公文应当通过机要交通、邮政机要通信、城市机要文件交换站或者收发件机关机要收发人员进行传递,通过密码电报或者符合国家保密规定的计算机信息系统进行传输。

2、需要归档的公文及有关材料,应当根据有关档案法律法规以及机关档案管理规定,及时收集齐全、整理归档。两个以上机关联合办理的公文,原件由主办机关归档,相关机关保存复制件。机关负责人兼任其他机关职务的,在履行所兼职务过程中形成的公文,由其兼职机关归档。

底线公文写作 篇3

一、切戒长而空,提倡写短文

在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的公文中,目前存在着一个突出的问题:文章长而空。一是空洞议论多;二是叙述过程多;三是面面俱到多。如何克服这些问题?首先,要树立“生动活泼、新鲜有力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文风,尤其是上行文,少说空话、套话,把公文写短些、写实些、写精些。第二,注意公文的效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公文是传达贯彻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发布行政法规和规章、指导工作、交流经验的重要工具,所以要重点考虑要达到什么目的,解决什么事,需要基层做什么,所以要注意公文的效用。第三,要在实事求是、联合本单位实际情况上下功夫。第四,内容要充实,提倡写短文。如十五大报告和九届人在政府工作报告这样重要的报告,才万字左右。

二、避免“三旧”,力求“三新”

1、避免道理旧、办法旧、表述旧。

2、力求观点新、材料新、角度新。

三、详略适宜,突击垂点。

平铺直叙,面面俱到,没有重点或重点不突击,是公文中觉的事,主要是:一是“大而全”。就是文章的柜架大,所做的事情说得全。二是不分主次。平均着墨,该详不详,该略不略。三是,流水账,全过程。只写“干了什么”,不写“干得怎么样”不作分析,平平淡淡。如何突击重点?要掌握详略适宜的.原则。一是:实则详,虚则略。二是:新则详,旧则略。三是:特点详,一般略。

四、紧扣主题,材料与观点要统一

材料是文章的基础,观点是文章的统帅。材料与观点的关系,是被统帅与统帅的关系,观点统帅材料,材料说明观点。材料与观点必须高度统一,这是写好公文的基本要求。

处理好材料与观点的关系,达到两者的统一:

一是:先“立意”,紧扣主题。“意”即主题、主题思想、总观点,是一个意思。立意之后文字材料必须紧紧围绕主题,选材必须服务于主题。

二是:概括必须准确。概括不准主要包括有时概括过宽,有时概括过窄,“过宽”、“过窄”,就是概括失度。

要克服这个弊端,取决于对事物(材料)的深入研究,从掌握的材料中提练出观点来,精心推敲操练出来的观点,才能准确,材料和观点才能统一。

本文来源://www.fz76.com/gongzuojihuafanwen/86881.html